玻色因:护肤界新宠有何魔力
01/20/2025 15:40:37
玻色因”的英文名为“Pro-Xylane”,是国内今年最网红的化妆品原料之一。玻色因与A醇、胜肽一起被称作护肤界的抗老三巨头。玻色因,这个在护肤界越来越受欢迎的名字,究竟是什么?它又是如何作用于我们的肌肤的?
玻色因是欧莱雅为其研发的一款合成的木糖衍生物起的中国昵称,来自英文名Pro-Xylane的音译,“玻色因”是欧家化妆品原料的商品名(该原料由水、丙二醇和羟丙基四氢吡喃三醇组成),其中有效活性成分羟丙基四氢吡喃三醇的含量为 30%,为一对非对映异构体,其差异主要由 7 位羟基的构型引起的,简称为S 构型和 R 构型羟丙基四氢吡喃三醇。所以实际上你在相关的产品的成分表上是不会看到玻色因这几个字的,玻色因的INCI名为:【羟丙基四氢吡喃三醇】。
1 玻色因的应用历史
玻色因的研发始于对肌肤老化机制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中一种名为木糖的物质会减少,这种物质对于维持皮肤结构和弹性至关重要。基于这一发现,玻色因被设计出来,以模拟木糖的作用,帮助恢复皮肤的年轻状态。
玻色因(Pro-Xylane),是一种由欧莱雅集团研发的专利成分,欧莱雅于2000年12月22日获得的专利号为FR281854781的专利;于2002年5月9日获得的US704930082专利。分别从原料料端和成品端构建起了玻色因的专利壁垒。
2006年9月,由LANCOME兰蔻首发了第一款玻色因产品,菁纯系列。
2009年修丽可在国外推出30%玻色因的AGE面霜
2012年赫莲娜在海外推出黑绷带,且配方制作工艺比AGE面霜更复杂, 同年巴黎欧莱雅在国内推出含有玻色因的复颜光学系列。2015年赫莲娜黑绷带在国内上市。
2021年至今,欧莱雅集团的两份玻色因重要专利分别在2020年12月22日和2022年5月9日过期, 越来越多中国国内护肤品制造商聚焦到玻色因成分产品的开发,下游各个美妆品牌也开始开发以玻色因为主要特征成分的美妆产品,行业目前呈现爆式增长的状态。
欧莱雅产品防御战线不断延伸, 价位从100多元覆盖到3000元以上的市场。
2 合成工艺与结构组成
木糖和乙酰丙酮在碱性水溶液中发生Knoevenagel 缩合,生成1-C-(β-D-吡喃木糖基)-丙酮,再通过硼氢化钠作用还原酮羰基,得到1-C-(β-D-吡喃木糖基)-2-羟基-丙烷,即玻色因(Pro-Xylane)
羟丙基四氢吡喃三醇结构中含有多个手性碳原子,其中多为母核上的碳原子,但由于合成过程中起始物料结构的特异性选择,母核上的手性碳原子的空间排列是相对固定的,其中1 位端基碳为β 构型,这一点在行业内基本已达成共识,因而糖苷配基(羟基丙烷)中7 位手性碳的构型就成为决定羟丙基四氢吡喃三醇生物活性的关键。
在文献中,提到了非对映异构体为50/50 的混合物时,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同样,其专利文献中也指出,(β,S)构型在化合物中比例越高,生物活性越好。而实际玻色因中使用是两种构型的混合物,出现这种情况也许是合成工艺、技术、经济、商业产品肤感等层面的考量。
3 玻色因的作用机理
已有研究表明玻色因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可以激活黏多糖(GAGs)的合成,促进生成透明质酸和胶原蛋白;玻色因还可改善真皮与表皮间的粘合度,通过诱导真皮和表皮结构成分的合成,促进受损组织的再生,帮助维持真皮的弹性,预防皮肤老化。研究表明,玻色因易于生物降解,不会在生物体内积累,没有毒性。
①促进糖胺聚糖的合成及蛋白聚糖的生成,这其中包括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等等
•修复并维持肌肤细胞外基质的完整性,
•形成水性凝胶网状结构,维持真皮水分,饱满皮肤
•与胶原蛋白形成抗压结构,恢复皮肤弹性,减少皱纹
②改善皮肤DEJ功能,促进胶原蛋白和层粘连蛋白的合成,改善纤维结构,提高皮肤弹性,增加皮肤紧致度,缓解肌肤衰老
③促进受损组织再生
④皮肤细腻而有光泽
4 玻色因的功效
Xylane 因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可以激活黏多糖(GAGs)的合成,促进生成胶原蛋白,还可改善真皮与表皮间的粘合度,通过诱导真皮和表皮结构成分的合成,促进受损组织的再生,帮助维持真皮的弹性,预防皮肤老化。
(1)提高糖胺聚糖和糖蛋白的表达量
细胞培养过程中 ,Xylane 给药处理后:
能够显著增加膜结合 糖蛋白以及结构糖蛋白的表达量
显著提高了糖胺聚的合成
(2)胶原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上调,加强DEJ组织修复和结构功能
皮肤模型培养第8天,Xylane给药处理:
DEJ组成蛋白:VII型胶原蛋白、IV胶原蛋白表达、黏连蛋白-5表达量显著上调
I型胶原蛋白原量显著上调
(3)人体功效
使用含Xylane的精华组与B组相比:
皮肤更加紧致、颈纹得以淡化;
肌肤光泽提高、肤色更加均匀;
说明使用Xylane60天后,肌肤状态显著改善,抗衰效果明显。
玻色因作为一种创新的护肤成分,通过促进透明质酸的生成,增强皮肤的水分保持能力,对抗肌肤老化的迹象。它的作用机制使其成为护肤产品中不可或缺的抗衰老成分。尽管由于合成工艺的差别,存在R/S构型之争论,理论数据上S构型可能效果更好,但是R/S混合构型在肤感、使用感觉上与S型也存在不同。化妆品作为快速消费品,从使用感、肤感、功效上都需要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