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益生菌、L-茶氨酸...竟然可以反emo促进情绪健康

12/31/2024 10:37:14

“情绪问题”持续高居国民健康困扰前列,根据益普索的《90后养生日志》,情绪健康、身材管理和睡眠质量占据了他们生活品质提升的前三大健康诉求。“emo”一词反映了他们在面对压力时的消极情绪状态。情绪问题表现为心情压抑、情绪不稳定、悲观消极、紧张焦虑等。

卡通人物被负面情绪的牌子压着

在古籍《黄帝内经》中也有记载“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这揭示了情志与脏腑间的紧密联系,强调负面情绪对身体机能的潜在伤害。

情绪食品的开发是可以帮助人们的调节情绪,引导大家积极的生活。情绪食品能够有效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诸如瑞幸与茅台合作推出的酱香拿铁,巧妙融合了味觉享受与情绪安抚的双重特性,迎合消费者寻求反emo、积极应对情绪挑战的新需求。

卡通人物举着反emo的牌子

随着食品科学研究深入和成分党的崛起,人们愈发关注天然、健康的营养成分,益生菌、L-茶氨酸、藏红花等成为当下情绪健康食品开发的热点原料。

益生菌

近年,随着全球对于益生菌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发现,益生菌在情绪调控和心理健康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常见菌种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背后的机理主要是“肠-脑轴”。

具体来说,肠道菌群不仅能协助人体消化吸收食物,还能合成重要的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GABA)、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直接影响个体的情绪、认知能力以及睡眠质量。

益生菌示意图

一项名为“Lactobacillus from the Altered Schaedler Flora maintain IFNγ homeostasis to promote behavioral stress resilience”的研究,揭示了乳酸杆菌在维护IFNγ(一种细胞因子)稳态方面的作用,进而增强宿主面对环境压力和焦虑的能力。

此外,长双歧杆菌R0175和瑞士乳杆菌R0052组成的“精神益生菌CP”在加拿大被认为可以支持情绪健康。同样,鼠李糖乳杆菌HN001也被认为有助于女性产后的情绪健康问题应对。

益生元

益生元包括多种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寡糖、低聚果糖、菊粉等,它们在肠道扮演“益生菌食物”的角色,促进益生菌的繁殖,实现整个肠道微生态的优化。益生元的摄入正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间接影响大脑对情绪信息的处理。

菊粉

科研揭示,单独摄入益生元中的低聚果糖,或者配合母乳低聚糖2'-岩藻糖基乳糖摄入,能够有效地刺激肠道内双歧杆菌的增长,进而对人体产生影响。

食源性蛋白肽

食源性多肽来自乳制品、大豆、玉米、豌豆、畜产品、水产品以及丝蛋白等。肽是链接大分子蛋白质与小分子氨基酸的独特功能性营养物质,是构建人体内酶、神经间质等活性物质不可或缺的基础单元。

牛奶

大豆、植物叶片和谷物等植物蛋白的部分肽类物质具备情绪调节功能。这些植物肽主要通过调控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信号传导以及海马神经元活动来实现情绪调节,同时,肠道消化肽也可能通过迷走神经参与情绪调节,通过肠脑轴起到情绪调控的作用。

不饱和脂肪酸ω-3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是人体必需且无法自行合成的重要营养素。大脑中总脂肪酸的12-14%是DHA,EPA和ALA的含量相对较低,但这三种ω-3 PUFAs共同构筑了大脑细胞膜的结构基础,对于维护大脑功能和情绪健康至关重要。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研究发现,补充ω-3 PUFAs不仅有助于神经细胞膜流动性,优化信号传导,而且能够通过调节大脑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和神经发生过程,从而起到相关的效果。

简单来说,摄取富含ω-3 PUFAs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核桃等,或选择相应的营养补充剂,亦可以帮助emo。

L-茶氨酸

L-茶氨酸,是一种特殊的非蛋白氨基酸,主要存在于茶叶中。2014年07月18日,《关于批准茶叶茶氨酸为新食品原料等的公告》( 2014年 第15号),批准“茶叶茶氨酸(L-茶氨酸)”为新食品原料,不适用于婴幼儿食品,成人每日推荐用量不超过0.4克。

藏红花提取物

藏红花,是珍贵的草本植物,是药食同源物质。藏红花提取物中富含藏花醛、藏红花素、藏花酸、番红花苦苷等多种天然活性成分。

藏红花提取物中的藏红花素、番红花醛等活性成分,可影响脑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的释放,可调节神经递质在大脑中的适宜水平,从而发挥作用。

小结

情绪食品已经成为食品创新的热点方向。益生菌、肽类、多不饱和脂肪酸、茶氨酸以及藏红花提取物等生物活性成分,是情绪健康食品中具有潜力的功能原料。科学合理地挖掘和应用这些原料,可个性化、差异化的开发情绪健康食品,开启食品行业情绪价值驱动的新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