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减肥、减轻脂肪肝…… 聊聊这些代谢领域的“明星药”
04/10/2025 11:08:15
#长促胰素 #卡格列肽 #度拉糖肽 #司美格鲁肽 #替尔泊肽 #瑞他鲁肽
司美格鲁肽、度拉糖肽等药物因其可靠的降糖/减重作用,使得GLP-1“爆火”。而根据礼来最新财报显示,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一经上市便“迅速出圈”,降糖版和减重版均在Q1大卖。针对肠促胰素及相关激素的药物,为何备受追捧,未来有何方向?
一、肠促胰素的生理学效应
肠促胰素是一类在食物刺激下由肠道分泌的激素,可调节代谢、肠道蠕动、食欲和体重。肠促胰素及相关激素主要包括:
二、药物作用靶点
GLP-1RA类药物通过激活GLP-1R,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发挥降糖作用,同时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帮助进一步控制血糖和降低体重。在GLP-1RA的基础上,部分药物着眼于肠促胰素系统的多个靶点,以寻求更佳效应,包括GLP-1 + GIP 双重受体激动剂 替尔泊肽、GLP-1 + GIP + 胰高血糖素三重受体激动剂 瑞他鲁肽等。此外,GLP-1RA口服制剂的开发降低了药物成本,为患者带来了更多选择。
1、度拉糖肽 - 初露锋芒
度拉糖肽属于第三代GLP-1RA,与内源性GLP-1的同源性为90%。经过结构改造,度拉糖肽生物利用度提高、肾脏清除减缓,可每周一次皮下给药。在AWARD系列3期研究中,当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时,度拉糖肽1.5mgQw在26周或104周时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低了0.8-1.6%,非劣于利拉鲁肽每日一次给药(1.42% vs. 1.36%)。高剂量度拉糖肽4.5mg/w可将HbA1c降低1.7-1.8%。
在REWIND研究中(n=9901),约1/3的糖尿病患者具有心血管疾病(CVD),中位随访5.4年后,度拉糖肽1.5mgQw将非致死性卒中、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次要肾脏结局的风险分别相对降低14%、12%、15%。度拉糖肽未作为减重药进行开发,因此也无减重适应症。
2、司美格鲁肽 - 实现优效
同为第三代GLP-1RA,与内源性GLP-1的同源性为94%,结构改造后半衰期约为7天,可每周一次给药。在SUSTAIN系列3期研究中,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司美格鲁肽1.0mgQw在30周时较利拉鲁肽每日一次给药显著降低HbA1c(1.7% vs. 1.0%),在40周时也显著优于度拉糖肽(1.8% vs. 1.4%)。SUSTAINFORTE试验显示,在给药40周后,司美格鲁肽2.0mgQw剂量较1.0mgQw能更大幅度降低HbA1c(2.2% vs. 1.9%)。STEP系列3期研究显示,在肥胖成人和青少年受试者中,约1/2的人群应用司美格鲁肽2.4mgQw 68周后减重≥15%。而在糖尿病肥胖患者中观察到的体重下降幅度偏小(约1/4的患者减重≥15%),可能与糖尿病患者减重本身相对困难相关,原因包括并发症导致的相对静息生活方式、胰岛素抵抗、疾病压力、使用可能增加体重的药物(如胰岛素、磺酰脲类)、糖尿减少、因恐惧低血糖而过度进食、低血糖导致食欲增加等。
在纳入糖尿病患者的SUSTAIN 6研究中(n=3297),60%的患者具有CVD。在中位观察时间为2.1年时,司美格鲁肽1.0mgQw较安慰剂降低26%的MACE风险和34%的肾脏疾病新发或恶化的风险。在纳入肥胖、存在CVD、无糖尿病受试者的SELECT研究中,经过39.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司美格鲁肽较安慰剂降低20%的MACE风险和22%的复合肾脏病终点风险。
3、替尔泊肽 - 强势来袭
替尔泊肽为同时具有GIPR、GLP-1R激动活性(比例为5:1)的单分子设计,半衰期约为5天,每周一次给药。在SURPASS研究中,通过5、10或15mgQw给药时,约4/5的糖尿病患者在给药40或52周后实现HbA1c ≤7.0%;通过15mgQw给药时,约1/2患者实现HbA1c ≤ 5.7%。给药40周后,替尔泊肽5、10、15mgQw HbA1c降幅与安慰剂的差异分别为1.91%、1.93%、2.11%。在SURPASS 2研究中,给药40周后替尔泊肽5、10、15mg均优于司美格鲁肽1.0mgQw(目前无头对头比较司美格鲁肽2.0mgQw的数据),SAE略高于司美格鲁肽(5-7% vs 3%),但优于研究在新冠流行期间展开,大部分SAE为新冠肺炎。SURMOUNT研究纳入不伴有糖尿病的肥胖人群,给药72周后,替尔泊肽组的体重降幅与安慰剂的差异在5、10、15mg组分别为15%、19.5%、20.9%,约1/2的受试者减重≥15%、1/3的10或15mg剂量组的受试者减重≥1/3,1名患者减重达到惊人的50%,基于以上数据,替尔泊肽减重适应症已被FDA批准。此外,身体成分数据显示,替尔泊肽更倾向于减去体脂,而非减去瘦体重。
替尔泊肽能否改善心血管结局,目前正处于研究中。
4、瑞他鲁肽 - 三管齐下,有望“最强”?瑞他鲁肽为“3G”激动剂,即针对GIPR、GLP-1R、GCGR的三重激动剂(比例5:1:1),半衰期约为6天,每周一次给药。在2期研究中,瑞他鲁肽1、4、8、12mgQw给药减去安慰剂数据后的46周体重降幅达8.7%、17.1%、22.8%、24.2%,3/4的8或12mgQw剂量组的患者实现减重≥15%。值得注意的是,子研究中纳入了98名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病患者(MASLD),8或12mgQw组中90%的患者肝脏脂肪变性恢复正常。瑞他鲁肽对于糖尿病血糖控制同样有效,在2期研究中,4/8/12mg剂量在给药36周后降低HbAc达1.3-2.0%,度拉糖肽组为1.4%;32周时瑞他鲁肽组体重平均下降16.9%(减去安慰剂数据后为13.9%),而替尔泊肽15mg剂量在SURPASS2研究中给药40周后,糖尿病患者的减重数据为11.2%(非无糖尿病的肥胖人群数据)。
其他药物AMG133:为拮抗GIPR的单克隆抗体,每4周一次给药,1期研究中观察到减重效果,但由于其为“反常识”的拮抗机制,使得目前对GIP/GIPR作用的理解可能还不够全面。
Cotadutide:GLP-1R/GCGR双激动剂(5:1),每日一次给药,其2期研究显示出降糖和减重效果,同时改善了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型肝炎相关生物标志物,目前已终止开发。
Survodutide:GLP-1R/GCGR双激动剂(5:1),每周一次给药,2期研究显示出减重效果,目前处于3期阶段。
卡格列肽(Cagrilintide):为胰淀素/降钙素受体激动剂,每周一次给药,具有减重作用,与司美格鲁肽组合开发(CagriSema)。CagriSema组合包含卡格列肽2.4mg和司美格鲁肽2.4mg,每周一次给药,2期研究显示出具有潜力的降糖和减重效果,目前处于3期阶段。口服司美格鲁肽:目前唯一上市的口服GLP-1RA,和皮下注射不同,需每日口服一次。
口服Orforglipron:每日一次口服的GLP-1RA,处于开发中。
部分药物总结如下:
三、总结
GLP-1RA是已成熟的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药物,同时在心血管和肾脏方面带来获益。”GLP-1 plus“通过同时激动GLP-1R和其他肠促胰素以期实现更好疗效,目前已逐渐进入临床实践,由于患者的异质性,GLP1 plus的不同组合有望带来差异化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