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替尔泊肽的减重原理,不单单是控糖
04/09/2025 17:43:37
GLP-1全称为Glucagon-Like Peptide-1,即胰高血糖素样肽-1,是一种主要由肠道L细胞所产生的激素,属于肠促胰岛素的一种。很多天然食物都能促进GLP-1的产生,该成分在人体内可以抑制胃肠蠕动,延缓胃排空和抑制食欲。目前全球最新一代的GLP-1药物主要指丹麦诺和诺德生产的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又称索马鲁肽),降糖版中文商品名诺和泰(Ozempic),减重版诺和盈(Wegovy)和口服版诺和忻(Rybelsus)。美国礼来生产的替尔泊肽(Tirzepatide,又称替西帕肽),中文降糖减重通用商品名穆峰达(Mounjaro/Zepbound)。
在当今肥胖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新型减重药物替尔泊肽备受瞩目。它不仅在控制血糖方面表现出色,其减重机制更是多维度且独特,为众多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1、独特的双靶点作用机制
替尔泊肽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的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 胰高糖素样肽 - 1(GLP - 1)受体激动剂 ,将两种肠促胰素的作用整合于一个分子中。GIP 和 GLP - 1 在人体进食后自然释放,共同调节血糖并影响饱腹感。替尔泊肽通过模仿这两种激素,激活相应受体,发挥强大的双重作用。从血糖调节角度看,它显著增加胰岛素生成并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GLP - 1 刺激胰岛素分泌,而 GIP 进一步增强这一效果,二者协同确保血糖维持在稳定水平,避免血糖大幅波动,减少因高血糖引发的脂肪囤积风险,为减重营造良好代谢环境。例如,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替尔泊肽可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血糖控制情况。
2、强力的食欲抑制功能替尔泊肽对食欲的抑制作用是其减重的关键一环
它作用于大脑特定区域的食欲调节中枢,改变神经信号传递 ,让大脑更快接收饱腹感信号。当人们进食时,替尔泊肽促使机体在摄入较少食物量时就产生满足感,自然减少食物摄取。这种作用并非单纯依靠意志力节食,而是从生理层面重塑食欲感知,让减肥者更轻松地控制饮食量,降低热量摄入,进而实现体重减轻。
3、延缓胃排空,增强饱腹感替尔泊肽可减缓食物从胃进入肠道的速度,使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
这一过程带来两大显著效果:一是显著增强饱腹感,让人长时间保持饱腹感,减少不必要的进食欲望;二是有助于稳定血糖。因为食物缓慢进入肠道,葡萄糖吸收更为平缓,避免了血糖快速上升和随后的饥饿感,进一步减少进食频率和热量摄入,助力体重管理。
4、促进能量消耗与代谢优化除上述作用外,替尔泊肽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体基础代谢率 ,促进能量消耗
即使在休息状态下,身体也能消耗更多热量。它促使身体更多地分解脂肪供能,优化体内糖脂代谢,减少脂肪堆积,提高能量利用效率。长期使用,身体逐渐形成更高效的代谢模式,持续助力体重下降和维持健康体重。
5、临床数据佐证
减重效果可持续2年以上临床研究数据充分证实了替尔泊肽卓越的减重效果。在为期 72 周的治疗中,15mg 剂量组参与者平均体重减轻高达 22.5%(24 公斤) ;总计 84 周时间里,参与者体重平均减轻 26.6%(29.2 公斤),而安慰剂组仅为 3.8%(4.1 公斤)。在肥胖或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的非糖尿病超重成人中治疗 72 周,替尔泊肽的减重效果(平均减重 20.2%)显著优于司美格鲁肽(平均减重 13.7%) 。一项纳入2400名肥胖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显示,接受最高剂量(15mg/周)替尔泊肽治疗的患者,2年后平均体重下降21.6%,腰围减少15.2厘米,且肝脏脂肪含量降低43%。更值得注意的是,88%的合并脂肪肝患者病情显著改善。“替尔泊肽改变了我们对抗肥胖的策略——它不仅是‘少吃多动’的辅助工具,而是从生理层面重建代谢平衡。”研究负责人、哈佛医学院内分泌学教授Daniel Drucker指出。
6、结语
替尔泊肽凭借其创新的作用机制,从多方面协同作用实现减重,为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治疗开辟新路径。不过,尽管替尔泊肽的减重效果显著,科学家仍呼吁理性看待其应用。约14%的患者会出现短暂恶心、便秘等胃肠道反应,且长期安全性需进一步监测。专家提醒,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结合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并保障安全。